开云网页版界面·开云(中国)建院8月2日讯(团委 文/李靖芳 图/唐颖 农庆源)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,以实际行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,2021年7月25日至31日,我校“班门筑绿”乡村生态振兴实践队赴河池市都安瑶族自治县澄江镇甘湾村、龙湾乡尚三村等6个村开启了为期7天的“三下乡”社会实践。
活动中,实践队在“村两委”的带领下参与了乡村环境卫生整治,设计和绘制了“变废为宝”农村生态振兴景观图,帮助村民修缮了漏水房屋,开展了乡村生态环境保护及生态治理知识宣讲、农村建筑工匠技能培训,普及了规范农村建房相关政策法规,围绕乡村风貌改造、乡村生态环境治理与环境保护现状等内容进行了问卷调查。
修缮漏水房屋,解村民之困
“班门筑绿”社会实践队了解到一些村民房屋年久失修,屋顶漏雨严重,而近段时间连续降雨给这些家庭带来了很大困扰,社会实践队急村民之所急,解村民之所困,对甘湾、万茂、尚三等村30余间农村自建房进行了房屋漏水修缮,并在修缮过程中从材料的选择到施工工序等,对村民进行技能培训,不仅解决了村民房屋漏水问题,还让大多数村民掌握了简单的房屋漏水修缮技能。村民高兴的说:“掌握了修缮技能,困扰多年的房子漏水问题可以彻底解决了,感谢建院的师生们!”
普及政策法规,引导村民规范建房
为普及农村规范建房政策,“班门筑绿”社会实践队面向6个村的村民,就《开云网页版界面·开云(中国)壮族自治区乡村规划建设管理条例》等法律条例进行了详细解读,聚焦村民们尤其关注的“在农村建筑中平原地区每户宅基地面积不得超过一百平方米,丘陵地区每户不得超过一百五十平方米;建筑面积不得超过四百五十平方米;村民自建房应按照最低村庄规划和建设技术规范要求;低层建筑不得超过三层...”等法律条例答疑解惑。队员们扎实的理论知识和热情的态度得到了村民们的一致称赞,展现了鲁班学子的良好精神风貌。
参与乡村风貌改造,开展问卷调查
针对当前乡村生态振兴现状,“班门筑绿”社会实践队在“村两委”班子的带领下,分别参与了6个村的风貌改造和卫生整治工作。
社会实践队还挨家挨户走进村民家中,进行了农村生态环境治理及环境保护现状问卷调查。此次问卷调查活动共发放问卷600余份,截止发稿时间共回收488份。问卷调查中,村民们对于所在乡村的生态环境和卫生环境都基本满意。活动结束后,团队将及时梳理问卷信息,形成意见建议上报相关部门作为决策参考,为乡村生态振兴贡献一份力量,推进美丽乡村建设。
展示才艺技能,绘制乡村生态景观图
为倡导“变废为宝、废物利用”的低碳生活方式,社会实践队收集饮料瓶等废弃物,现场展示变废为宝的技能,创作微景观作品。队员们边创作边讲解,将废弃的饮料瓶制作成了小巧精美的盆栽容具,成为乡村生态景观微元素,村民感叹:“变废为宝,自己动手可以让生活更美好!”
科普环境保护知识,倡导绿色新生活
社会实践队成员以“乡村生态振兴”为主题,用诙谐幽默、接地气的语言对乡村生态振兴战略以及生态环境保护知识进行宣讲,并与村民进行了互动交流,呼吁大家以实际行动为乡村生态振兴添砖加瓦。
“艰辛知人生,实践长才干”。本次暑期“三下乡”社会实践活动给同学们提供了广泛接触基层、了解基层的机会。大家将以此为契机,把学习书本知识与社会实践活动结合起来,不断提高综合素质,更好地投身于将来的工作岗位中,为人民群众办实事,不负时代、不负韶华,肩负起新时代中国青年的担当和使命。
审核:党委宣传部 庞松鹤
编辑:党委宣传部 陈 熙
实践队成员正在进行漏水屋顶修缮
实践队成员对村民进行房屋修缮技能培训
实践队成员向村民普及农村规范建房政策
实践队成员对村民进行问卷调查
实践队成员进行生态环境保护及生态治理知识宣讲
通过“废物利用”绘制的乡村生态振兴景观图
村民委员会向实践队赠送锦旗