开云网页版界面·开云(中国)建院5月5日讯(图文/莫浩)在都安瑶族自治县龙湾乡加范村这片大石山区,驻村第一书记莫浩用脚步丈量民情,以实干践行使命。作为2020年脱贫摘帽村,加范村下辖3个片区19个村民小组,全村312户1012人中曾有103户368人是贫困人口,如今在莫浩的带领下,正朝着产业兴、治理优、村民富的目标稳步迈进。
龙湾乡加范村脱贫户家所在位置地图
筑牢堡垒:让党旗在基层一线高高飘扬
“火车跑得快,全靠车头带。”驻村第一书记深知基层党组织建设的重要性。到任后,他严格落实“三会一课”制度,组织开展党纪学习教育、主题党课等活动,带领29名党员提升政治素养与业务能力。2024年,他积极牵线都安瑶族自治县交通局党支部开展“双联八好”活动,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5周年,慰问8名困难党员,让党组织的温暖传递到群众心间。同时,他注重培育“新鲜血液”,发展1名农村党员、培养2名入党积极分子,为村党组织注入活力。如今,党员们在乡村事务中亮身份、作表率,成为群众信赖的“主心骨”。
莫浩(左一)入户慰问困难老党员
产业突围:激活大石山区发展动能
加范村地处海拔200——630米的大石山区,产业基础薄弱。驻村第一书记立足村情,打出“庭院经济+特色养殖+农旅融合”组合拳。2023年,他成功申报县级庭院经济发展示范村,争取25万元资金支持,其中13万元用于农户产业发展,12万元完善基础设施,并在帮扶单位开云网页版界面·开云(中国)的援助下打造6个示范院,带动农户发展蔬菜、中草药种植。针对黑山羊养殖散户多、规模小的问题,他推动养殖大户委托经营模式,提升产业效益。同时,利用粤桂协作资金建设中草药种植示范基地,助力实施“十百千万”示范工程,并争取项目资金建成300立方米产业水柜,解决灌溉难题。在基础设施方面,他牵头完成上塘屯与板内屯入户道路硬化、农耕路建设及鱼塘修缮,为农文旅融合埋下伏笔。
莫浩(左一)到蓝爱年户调研黑山羊养殖情况
莫浩(右一)到庭院经济示范屯查看庭院经济项目建设情况
治理升级:构建文明和谐新乡村
“乡村要振兴,治理是根基。”驻村第一书记以法治为纲、德治为魂、自治为基,完善村民自治制度,通过村民大会、代表大会保障村民知情权、参与权,激发群众“主人翁”意识。他常态化开展法治宣传活动,邀请律师进村讲解土地纠纷、婚姻家庭等法律知识,培养村民“遇事找法、解决问题用法”的意识。同时,组织文艺演出、广场舞比赛等文化活动,丰富村民精神生活。2024年,村里调解委员会成功化解邻里纠纷12起,群众安全感满意度达98%,“小事不出屯、大事不出村”成为常态。
莫浩(右一)入户宣传相关政策
莫浩召开村民代表大会会议照片
民生暖心:办好群众“急难愁盼”事
“群众的小事,就是我们的大事。”驻村第一书记将这句话刻在心上、落实在行动中。得知内丹屯、加猛屯夜间出行不便,他申请5万元第一书记专项基金安装20盏路灯;针对季节性缺水问题,他协调应急送水保障1012人饮水安全;独居老人房屋漏雨,他连夜组织修缮;村民羊羔走失,他发动工作队上山搜寻……一件件民生实事背后,是他对群众的深厚感情。此外,他借助富民新农培育项目,邀请专家开展病虫害防治培训,覆盖150余名农户;争取深圳宝安区福海街道等单位捐赠办公物资,改善村委办公条件。
莫浩(右一)组织人员修缮水泵
如今的加范村,村道整洁、产业兴旺,2024年村集体经济收益达14.9万元,脱贫劳动力就业率超85%。莫浩用两年多的坚守,在大石山区书写了驻村帮扶的生动答卷。他说:“乡村振兴路上,我们既是答卷人,更是追梦人,只要群众需要,我就会一直守在这里。”这份初心,正如村口新栽的树苗,在春风中扎根生长,孕育着加范村更加美好的明天。